机械电子工程

发布时间:2022-06-01文章来源:机械学院浏览:454

机械电子工程080204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专业致力于服务京津冀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专业建设突出纺织机电设计特色,培养具备机电系统分析与设计、集成与应用、运行与维护、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等能力,能够分析解决机电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胜任机电装备设计、制造以及控制等职业领域工作,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预期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能达到的具体能力目标如下:

   1、人文修养:遵守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解决机电装备开发或集成应用等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法律、伦理、监管、环境和经济等因素。

  2、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实践经验,可以分析和解决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根据行业时代发展需要,持续学习专业知识;

  3、工程能力: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具有研究和解决行业领域复杂工程中的技术、管理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好的创新能力;

   4、沟通协作:能够与团队、国内外同行、客户和公众有效沟通,独立或带领团队实施复杂工程项目的生产和管理;

5、终身学习: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行业领域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拓宽和提升综合工程能力,适应机电工程及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与能力要求,实现个人与行业的协同发展。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工程知识:学习掌握工程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专业知识,能够用于解决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机械电子工程的基本知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机械电子工程问题,以获得工程问题的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机电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机电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适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能够对具体工程实践问题采用有效的现代工具进行预测和模拟,并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机械电子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解国家的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够理解和评价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履行机电工程师的社会责任,保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9、个人和团队:了解多学科技术背景和技术特点,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机电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专业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技术报告和设计图纸、陈述发言、清晰表达与准确反馈,能够阅读机械电子工程相关领域文献资料,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机电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机电及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

 

三、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2 本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1

人文修养

目标(2

专业知识

目标(3

工程能力

目标(4

沟通协作

目标(5

终身学习

1.工程知识

 

 

 

 

2.问题分析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4.研究

 

 

 

5.使用现代工具

 

 

 

6.工程社会

 

 

 

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8.职业规范

 

 

9.个人和团队

 

 

10.沟通

 

 

 

11.项目管理

 

 

 

12.终身学习

 

 

 

  

四、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五、 核心知识领域

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机电系统传动与控制技术(含机械电子学、信息传感检测技术、传动与控制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机械数字化及分析技术(CAD、数值计算、 传热学与流体力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传热学与流体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控制工程、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电传动控制、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金工实习、电工实践、电子实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电传动设计、生产实习、专业综合训练实践和毕业设计。

八、主要专业实验

  材料力学实验、机械原理实验、机械设计实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机电传动控制实验、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验、工业机器人技术实验等。